本文由 资源共享网 – ziyuan 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,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![免费]长江存储技术授权与专利突破引领行业变革
收藏1. 历史性技术授权:向三星输出关键专利
2025年2月,长江存储与三星电子达成专利许可协议,授权其“混合键合”技术用于三星下一代V10闪存芯片开发。这是三星首次从中国存储芯片企业获得专利授权,标志着长江存储在3D NAND领域的核心技术已具备国际竞争力。该技术通过晶圆直接键合,省去传统凸块连接,显著提升存储性能和散热效率,助力三星实现420-430层堆叠芯片的量产。
值得注意的是,长江存储自研的“Xtacking”架构技术(采用晶圆键合与垂直互联)已迭代至4.x版本,成功实现270层NAND芯片商业化,其存储密度达到业界领先的20Gb/mm²,远超韩国SK海力士的321层产品。
2. 技术突破:多项专利夯实行业地位
2025年1月,长江存储密集公开多项创新专利,覆盖半导体器件设计、存储模式优化及制造工艺:
- 漏电流控制技术:新专利通过多层堆叠结构、绝缘隔断部设计,有效阻断导电层与沟道间的电流泄漏,提升器件可靠性和能效,为高性能芯片开发提供基础。
- 多存储模式切换技术:支持存储器在不同密度模式下灵活编程与擦除,适应云计算、AI等场景的多样化需求,降低能耗并提升数据处理效率。
- 快速编程方法:通过并行电压施加技术,大幅缩短编程时间,加速AI应用(如实时图像生成、大模型训练)的数据处理速度。
- 三维结构创新:专利中提出的栅隔离结构与沟道方向调配设计,优化了存储单元的空间布局,推动存储密度与性能双提升。
3. 市场与行业影响:从追赶者到规则制定者
- 市场份额跃升:2024年第四季度,长江存储的3D NAND芯片全球出货量占比突破35%,直接冲击三星、SK海力士主导的市场格局。其产品凭借Xtacking技术的成本与性能优势,拉低全球存储芯片均价,促使韩国企业加速技术转型。
- 专利防御与诉讼:长江存储积极构建专利壁垒,2023年对美国美光发起多起专利诉讼,并成功抵御其20项专利无效挑战,展现技术自信与法律攻防能力。
- 产能扩张计划:为应对市场需求,长江存储正加速产能建设,目标改写全球存储供应链格局,减少对进口设备的依赖。
4. 未来挑战与战略布局
- 技术持续迭代:随着存储层数向400层迈进,如何在提升堆叠效率的同时保证良率,成为行业竞争焦点。长江存储需进一步优化Xtacking架构,巩固技术领先优势。
- 产业链协同: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已达70%(如中微刻蚀机、北方华创沉积设备),但高端光刻机等环节仍需突破,全产业链协同将成为关键。
- 国际竞争加剧:三星、SK海力士正加快混合键合技术研发,长江存储需通过技术授权、生态合作扩大影响力,同时防范专利纠纷风险。
结语
长江存储凭借自主创新,从技术追随者蜕变为行业引领者,其专利授权三星事件不仅是技术实力的体现,更折射出全球半导体权力格局的重构。未来,随着产能释放与技术深化,长江存储有望在AI、物联网等新兴领域推动存储技术的范式变革,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实现从“国产替代”到“全球主导”的跨越。